kaiyun.com
遇蛇咬伤如何自救、互救 毒蛇咬伤急救指南
来源:kaiyun.com    发布时间:2025-06-19 02:43:11

  抗蛇毒血清在蛇咬伤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救、互救方法有冷静制动、绑扎清洗、送医找药。

  4.我国已发现蛇类300余种,其中有毒种类过百,不一样的地区的毒蛇品种和分布差异显著。

  5.预防蛇咬伤的关键措施包括户外防护“五要五不要”和家庭与社区防范措施。

  近期,随气温逐渐升高,蛇类活动日益频繁,各地蛇咬伤事件进入高发期,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蛇咬伤不仅会给伤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若救治不及时,甚至会危及到生命。而在蛇咬伤的救治中,抗蛇毒血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一旦遭遇蛇咬伤,该如何自救、互救,又该去哪里寻找关键的抗蛇毒血清呢?

  全世界已发现蛇类四千多种,已知毒蛇超过 800 种,我国已发现蛇类 300 余种,其中有毒种类过百。我国蛇类资源丰富,全国均有分布,不一样的地区的毒蛇品种和分布差异显著,南方因气候湿润、植被丰富,成为蛇咬伤高发区域。

  从毒素类型看,大致上可以分为神经毒、血液毒和细胞毒三大类,特殊种类的毒蛇如眼镜王蛇、五步蛇等还会分泌混合毒素,对人体造成多重损害。

  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等,咬伤后常出现肌肉麻痹、呼吸困难,甚至因呼吸肌麻痹导致窒息死亡。银环蛇多分布于华南地区,通体黑白相间的环纹是其显著特征。

  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等,毒素会破坏血液系统,引发伤口流血不止、皮肤紫癜、急性肾衰竭等。五步蛇头部呈三角形,背部有菱形斑纹,常见于丘陵山区。

  眼镜蛇、眼镜王蛇,咬伤后局部组织迅速坏死、溃烂,若治疗不及时,可能面临截肢风险。眼镜蛇颈部皮褶展开时可见眼镜状斑纹,多活动于丘陵地带。

  当遭遇蛇咬伤时,正确的现场处置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记住“冷静制动-绑扎清洗-送医找药”三大原则,避免因错误施救加速毒素扩散。

  一旦被咬伤,保持冷静,避免剧烈活动导致毒素扩散。若肢体被咬伤,将伤肢制动,并放低至心脏水平以下,减缓血液循环速度。

  不要企图去捕捉或追打蛇,尽量记住蛇头、蛇体、斑纹和颜色等特征,有条件者拍摄留存致伤蛇的照片,以便就诊时供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辨认蛇的种类,进行有明确的目的性治疗。

  对蛇咬伤患者无绝对安全有效的包扎方法,绷带加压固定、加压垫或加压环有助于减缓毒素吸收,主要适于神经毒类蛇咬伤,也适合部分血液毒类蛇咬伤,谨慎用于中华眼镜蛇、尖吻蝮蛇等富含细胞毒的蛇咬伤,否则可能加重局部坏死。

  在户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冲洗时轻轻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浅表毒素。也可以拔火罐、吸奶器作为负压吸引装置向外排毒,切勿用嘴吸毒,以免施救者中毒。

  完成现场处理后,立即前往条件的医院救治。送医途中保持患者安静,避免颠簸。到医院后,向医生描述蛇的特征或拍摄照片,可为医生判断蛇种、选择血清提供关键依据。伤后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抗蛇毒血清免疫球蛋白(抗蛇毒血清) 是治疗毒蛇咬伤切实有效的药物,抗蛇毒血清的使用主要遵守早期用药、同种专一、异种联合三项原则。

  目前我们国家生产的抗蛇毒血清主要有四类,分别针对蝮蛇、五步蛇、银环蛇和眼镜蛇,仅独家生产。由于抗蛇毒血清生产的基本工艺复杂、保质期短,且需根据地区蛇种差异储备。为解决抗蛇毒血清高效获取问题,掌握以下寻药渠道,能在紧急时刻快速找到救命血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官网发布了我国抗蛇毒血清的品种、规格和获取方式:

  我国大部分省级及重点蛇咬伤地区的中毒救治基地及指定救治基地储备有抗蛇毒血清。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要求下,抗蛇毒血清生产企业一般会提供24小时服务热线。还可通过企业的微信小程序(赛伦100蛇伤救治)获取蛇伤就医指导,并搜索到就近储备有抗蛇毒血清的医疗机构。

  比起事后救治,预防被蛇咬伤更为关键。在蛇类活跃季节(4-10 月,尤其是 7-9 月),采取以下措施可大大降低风险:

  ● 五要穿:长袖长裤、高帮鞋,避免四肢;带:登山杖或木棍,行走时敲打地面 打草惊蛇;查:进入草丛、树林前,先观察周围环境;避:远离荫蔽潮湿的草丛、柴垛、乱石堆;存:记住当地蛇伤救治医院电话及血清储备信息;

  ● 五不要夜间独自进入蛇类活动区域;徒手翻动石块、草丛;捕捉或追打蛇类;在蛇类栖息地露营;酒后进入山区。

上一篇: 公众为何高度关注“游客被咬伤身亡” 下一篇: 游客被不明生物咬伤逝世三亚再通报:就医时未提及被蛇咬伤

2020 © ka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